實驗室噴霧造粒機憑借其粒徑精準可控(5~250微米)、低溫快速干燥、適用物料廣譜(溶液、懸濁液、乳濁液等)等技術優勢,廣泛應用于科研與工業研發領域。以下是其核心應用行業及典型場景:
一、制藥與生物技術
1、藥物制劑開發
固體分散體:提高難溶性藥物(如抗癌藥)的生物利用度,通過噴霧干燥將藥物與載體(聚合物/糖類)共干燥形成均一顆粒。
吸入制劑:制備干粉吸入劑(DPI),控制粒徑在1-5μm范圍,確保藥物肺部高效沉積。
微丸包衣:流化床噴霧技術實現藥物緩釋層或掩味層的均勻包覆。
2、生物活性物質處理
酶制劑、疫苗、抗體等熱敏性生物制品的干燥,低溫工藝(40~50℃)保持蛋白質活性。
益生菌微膠囊化,結合保護劑(海藻糖)延長活菌保質期。
二、化工與新材料
1、材料合成
電池材料:鋰電正極(鈷酸鋰、磷酸鐵鋰)、負極(硅碳復合材料)前驅體的球形造粒,提升振實密度與電化學性能。
納米材料:二氧化鈦(TiO?)、石墨烯等納米顆粒的分散干燥,抑制團聚。
2、催化劑與功能化學品
金屬催化劑(鈀、鎳基)的粒徑控制,提高比表面積與催化效率。
染料中間體、白炭黑、樹脂等化工品的造粒干燥。
三、食品與添加劑
1、功能性成分加工
維生素C/E、氨基酸的微膠囊化,防止氧化變質。
天然香精(檸檬油、薄荷油)的干燥,保留揮發性風味物質。
2、乳制品與提取物
奶粉、咖啡提取物、植物蛋白的噴霧造粒,保持溶解性與營養。
四、陶瓷與特種材料
1、陶瓷粉體造粒
氧化鋁、氧化鎂、瓷土等材料的球形造粒,提升燒結密度與成品強度。
2、電子陶瓷:
介電材料、壓電陶瓷前驅體的粒徑均一化處理。
五、新能源與環保
1、能源材料:
燃料電池催化劑(鉑合金)的顆粒分散與干燥。
固態電解質(LLZO)粉體的可控合成。
2、環保材料:
分子篩、吸附劑的造粒優化。
